近日,在陕煤集团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升培训成果交流会暨首批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授牌仪式上传来喜讯,陕煤信电公司“徐秋兰职工创新工作室”获评陕煤集团首批示范性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成为陕煤电力集团唯一获此殊荣的创新工作室。这不仅是对公司深耕创新实践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公司厚植人才培育、推动创新发展的充分肯定。
作为该公司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信新计划”的载体抓手,徐秋兰职工创新工作室始终“以问题为导向、以帮带为纽带、以成果为动力”,瞄准一线“卡脖子”难题,创建“技能擂台、名师带徒、创新创效”三维培育体系。工作室先后完成“铁路货车冻煤热解装置”“曲线落煤管改造”等技术攻关,实现了设备寿命延长3倍、系统故障降低率达90%、年度节约成本费用达630万元,成果转化率达98%,让“紧日子”里的每一分钱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效益。
同时,工作室注重数字化标准化体系建设,致力打造智能化实验室,通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四层质量架构,实现“采样、分析、检测、报告”全流程管控,成为陕煤集团首家通过CNAS国家级认证的燃料检测技术研发中心。积极构建“老带新、传帮带”成长模式,大力开展技术比武、技能培训,创新工作室2名成员在全国煤炭系统“开元杯”煤质采制化竞赛中斩获个人特等奖、二等奖,夯实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推动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近年来,该公司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推行以“全员创新、智领未来”的“185 信新计划”,实施“青创人才遴选、劳动竞赛海选、行业大赛筛选、创新人物评选”高技能人才培育机制,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名师带徒、职工QC小组、骨干揭榜挂帅、项目攻坚专班”于一体的科创体系。目前,建成创新工作室3个,分获河南省、陕煤集团、信阳市“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依托创新工作室,输出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主导编制《锅炉除灰除渣运行导则》等能源行业标准3项,9项核心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每年可节约发电成本在3500万元以上,形成了技能人才“蓄水池”、技术创新“孵化器”、产业发展“助推器”良好格局,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陕煤集团“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贡献信电力量。(丁祺 徐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