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耕创新,硕果飘香。陕煤信电公司深入践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在深度调峰、节能降耗指标控制等方面,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引擎作用。科技项目专利成果申报屡创佳绩,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成果丰硕,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
科技引领,厚植创新沃土。站在“十四五”发展的关键节点,该公司秉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智领未来”的科创理念,将创新视为“一把手”工程。公司打造了“信新计划”科创品牌,明确了“185”科创目标,构建了完善的科创体系,并成立了科技协会;编制了《2024年度专利及科技进步、五小成果、科技论文奖、科研项目申报及技术标准修编计划》;同时,公司进一步完善了科创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了管理、技术、技能“三个通道”,通过青创人才遴选、劳动竞赛海选、行业大赛筛选、创新人物评选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培养和使用内部人才;科技协会表彰会、青年创新发布会、QC成果评选会等活动的举办,更是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鼓励科技工作者们勇攀科技高峰。
青蓝相接,打造成长摇篮。走进胡亚利和徐秋兰创新工作室,图文并茂地展示着员工风采、技术创新项目成果、研究课题,浓厚的创新氛围影响着更多的职工敢于攻关、参与创新。该公司立足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严格落实“技能靠培训、资格须认定、上岗必持证”要求,充分发挥“红课桌”“红领结”支部品牌作用,让劳模工作室、创新工作室、仿真机培训基地成为培养技能人才的“孵化器”。积极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培训”“师带徒”“老带新”“技能比武”“检修课堂”等活动,着力培养素质过硬、业务全面的技术骨干。目前,在公司科技强军队伍中,中高级职称共240人、高级技师15人、技师41人,高级工97人,共同构建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梯队。
热情高涨,成果遍地开花。创新就是要实实在在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该公司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拟定了45项科创清单,全年科技研发投入达到2039万元。公司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努力让“科技花”结出实实在在的“效益果”。今年以来,公司累计申报科技进步奖、管理创新奖、五小成果奖、科技论文奖共计72项,其中1项发明、6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授权;4项成果荣获陕西省“三新三小”创新竞赛奖;3人入选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专家库。此外,公司共有32项科技创新成果、论文和个人获得省部级及行业级奖励。主持编制的《除灰除渣系统运行导则》也获得了国家能源局的批准发布,成为能源行业的标准。目前,循环水泵蝶阀控制系统优化、自然通风冷却塔配水方式优化、660MW机组调峰至150MW运行调整技术应用、铁路货车冻煤热解装置、双向皮带输送机调偏托辊支架改进等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有效解决了多项生产难题,保障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下一步,陕煤信电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多元化、高质量发展,将“三型”电力发展目标、“四种经营理念”及“五型”创建要求有机融入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努力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同时,陕煤信电将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实践,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为行业技术进步贡献陕煤信电智慧和力量。(毕秋菊 吕菲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