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营管理 - 人力资源
陕煤石电:精控PH值,巧算经济账——脱硫系统运行优化的“紧日子”智慧
发布时间:2025-10-30     作者:刘军 王鹏     访问量:34    

在燃煤电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环保与经济的平衡是永恒的课题。陕煤石电公司深知电厂环保运行,实现超低排放并非终点,如何在稳定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系统潜力、降低运行成本,才是实现公司价值创造的关键。近年来,该公司聚焦脱硫系统这一“能耗与物耗大户”,在运行优化上做足了“精微”文章,成功实践了“脱硫吸收塔PH值两段控制法”,生动诠释了“用‘紧日子’过‘好日子’”的经营理念。

一、传统控制的“粗放”与瓶颈

过去,为保证二氧化硫的稳定超低排放,该公司的脱硫吸收塔的PH值通常被控制在一个固定的较窄区间,如5.3-5.8。这种“一刀切”的模式,虽然操作简单、风险可控,但在经济性上存在明显短板。高PH值固然有利于二氧化硫的吸收,但会导致石灰石反应速率下降、亚硫酸盐氧化不充分,不仅增加了石灰石的单耗,更易在塔内和脱水系统中形成结垢,堵塞滤布或喷嘴。为了冲洗结垢物,又不得不增加工艺水耗和脱水系统的运行电耗,形成了一个“高投入保排放”的恶性循环。这就像为了确保房间绝对干净,不停地用大量水和清洁剂反复擦洗,虽然干净,但成本高昂。

二、PH两段控制的“精微”之道

301761784652908619.png

面对这一困境,陕煤石电公司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深入分析脱硫化学反应的机理与脱水系统运行的耦合关系。技术小组发现,脱水系统(主要是石膏旋流器和真空皮带脱水机)的运行与否,对整个吸收塔的化学反应环境有着显著影响。对此,该公司技术小组大胆提出了“PH值两段控制”的创新思路:

(1)脱水系统运行时,将PH值精准控制在5.3-5.5的较低区间。此时,塔内浆液循环量大,浆液停留时间相对较短。较低的PH值环境,一方面促进了石灰石的溶解速率,使其反应更充分;另一方面,有效抑制了亚硫酸钙的过饱和析出,从源头上大幅减少了在脱硫系统结垢风险。

(2)脱水系统停运时,将PH值适度提升至5.5-5.8。此时,塔内浆液“静止”时间长,提升PH值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深度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确保排放浓度在任何工况下都稳定达标,同时为后续脱水运行储备合格的石膏浆液。

三、“紧日子”里过出“好日子”的实效

“分时施策”的精细控制策略,自实施以来,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综合效益,真正把“紧日子”过成了“好日子”。系统结垢问题明显改善,从三号机C修内部检查的结果来看,结垢问题得到根本性缓解。

石灰石单耗有效降低,由于石灰石在低PH段溶解更充分、利用率提高,在保证脱硫效率的前提下,石灰石月均单耗降低了约3%。脱硫厂用电率稳步下降,脱水系统运行顺畅,加之浆液循环泵等设备因系统阻力减小而运行电流略有下降,脱硫系统综合厂用电率下降了约0.02个百分点。

这笔经济账算下来,每年可节省约二十万元的运行成本。更重要的是,该公司避免了采用大规模的设备投资,而是通过运行方式的优化,实现了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双赢。这正是“用‘紧日子’过‘好日子’”理念在该公司基层现场的生动实践——把钱花在刀刃上,把智慧用在细节处,用精益求精的管理,挤出效益的“水分”,收获发展的“甘甜”。(刘军 王鹏)